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Tech-100A:满分的流平体验

2025-09-27 作者:泰格助剂 浏览数:

前言:在涂料工业中,流平剂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助剂,其核心使命是消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刷痕、辊印、橘皮等表面缺陷,泰格Tech-100A非硅流平剂应运而生,其卓越的相容性、不易稳泡、无重涂隐患等优点,在高档工业涂料、汽车涂料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一、产品定位与优势特性

传统的有机硅类流平剂,它们流平效率高,但也往往伴随着难以控制的副作用,如稳泡、影响重涂性、易产生缩等,即便选用的有机硅流平剂已经非常温和,但风险依旧存在,无法完全避免~

但如果出现一只“超高效非硅流平剂”,有着低添加量(0.3%)下不错的流平性,能有效地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促使涂料在固化前迅速流平,您又该如何选择?

我们建议您试试流平剂:Tech-100A

 

二、应用领域与适用范围

Tech-100A流平剂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涵盖高端工业领域,特别适用于对漆膜表面要求非常苛刻的体系配方。如:

1、高端汽车修补漆:需要优异的长波流平和高清晰度来达到原厂车漆效果。
2、UV光固化涂料:赋予亮光体系漆膜清晰无雾影。
3、电子产品外壳涂层:在复杂表面上仍需实现均匀平整的膜面。
以及任何现有产品流平效果未能满足要求,需要寻求技术突破的配方。

三、体系性能剖析

改性丙烯酸酯流平剂市面上众多,我们选用在该领域的一款行业经典且性能优异的国际代表产品做横评实验测试,我们将评估四款丙烯酸酯流平剂——泰格助剂Tech-100A、Tech-100、Tech-158与国际竞品,在4种典型工业涂料体系中的综合性能表现。

3.1 测试体系与内容

测试体系覆盖工业涂料的大部分应用场景,包括:

1、双组分羟基丙烯酸体系(2K PU):高性能面漆和光油的代表,对流平性、光泽度、清晰度要求很高。
2、醇酸树脂体系(PU Alkyd):传统的装饰性涂料,成本敏感,要求助剂通用性好。
3、环氧树脂体系(Epoxy 128):广泛用于底漆、防腐漆,更关注流平剂的相容性和对层间附着力的影响。
4、单组分体系(1K):如硝基漆、热塑性丙烯酸漆等,固化机理多样,是测试流平剂普适性的好场景。
重点考察指标:相容性、稳泡性、流平性效果。

 

3.2  主要性能实测

☑ 相容性:均通过的-基础考核
在四大体系(2K、1K、环氧、醇酸)中,四款流平剂的相容性均表现“与空白样无差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泰格助剂三款产品与国际产品,在多种树脂的极性、溶解度参数匹配度高,具备了作为“通用型”非硅流平剂的先决条件。它们不会因引入而带来新的相容性问题,避免了因助剂本身导致的表面缺陷。对于使用者而言,无需担心在不同配方体系中引发相容性风险,简化了采购和配方管理。

☑  稳泡性:难以规避的-共性挑战实验结果显示,添加了流平剂的光油,除了环氧体系外,均对稳泡的增益不明显,这在高相容性的体系中想实现是不容易的。

这是因为高分子丙烯酸酯流平剂,是通过在其分子链中引入极性基团和非极性链段来发挥流平作用,这种两亲性结构不可避免地会阻止气泡的合并和破裂。在2K、1K和醇酸体系中,即使空白样中也出现稳泡现象,在瞬时消泡方面,均推荐使用消泡剂。

☑ 流平效果:极限测试差异明显
在满足相容性和不稳泡性的条件后,流平性能是本次对比实验最核心、最具区分度的部分。为对比流平差异性,我们在2K光油中仅添加0.3%的条件下喷涂测试,快速流平效果排名如下:

Tech-100A > Tech-158 > Tech-100≈ 国际竞品 > 空白

Tech-100A和Tech-158的优异流平表现,源于其更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或更迅速的迁移速度。它们能更快地达到漆膜表面并均匀分布,在漆膜表面形成一张更均匀的“膜”,从而更有效地驱动漆液流动,提高平整度。

 

四、总结

本次对比实验清晰地展示了泰格助剂技术的长足进步,Tech-100A证明了泰格助剂的产品原创性和性能领先的技术实力。中国助剂行业正在从“跟跑”转向“并跑”,并在某些领域“领跑”的新阶段。泰格助剂将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更优化的成本和更强大的供应链安全保障。
Tech-100A满分的流平体验,是一次次关于效率、成本与效果的精密博弈,而泰格助剂为这场博弈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我们愿与客户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深入探讨新行业、新需求,一同实现新突破。

推荐新闻

查看全部 >>